為什么蘋果很難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發布日期:2020-03-23?瀏覽次數:0
蘋果公司*近報道的在印度建立供應鏈的困難表明,公司要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是多么困難。關于蘋果公司面臨的挑戰已有許多報道,對于蘋果公司而言,中國既是重要市場,又是重要供應基地。對于許多電子制造商而言,中國仍然是蘋果生產的核心。是什么使中國對電子行業如此有吸引力?
龐大,低成本,靈活的勞動力
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中國如此吸引人的原因在于,廉價的半熟練勞動力的供應似乎是無限的。在1990年代后期,工廠的直接勞動成本每小時(包括社會福利福利在內的全部負擔)不到每小時50美分,這是針對那些不介意(實際上喜歡)加班(包括周六和周日)的勞動力的。減少勞動力的成本也很小,因此,如果您是Apple供應商,并且需要進行擴展以支持新產品的發布,則可以雇用100,000名或250,000名工人,讓他們工作60+每周輪班幾個小時。您從內陸省招募了他們,并將其安置在宿舍的校園中,因此您可以在相對短的時間內動用大量人才。總的來說,工人們都很好。他們紀律嚴明,善于遵循指示。臺灣的大型合同制造商-富士康,廣達電腦,緯創,和碩,仁寶,英業達-率先采用了這種工作方式,并對此**精通。
像三星這樣的公司已經在越南較小規模地復制了這種模式,但是隨著許多公司涌向越南,勞動力價格不斷上漲。隨著公司尋求替代方案來分散風險,印尼和印度由于人口眾多且相對年輕,因此跳出了困境。但是,我在哪里找到工人,是否有適當的基礎設施將他們搬到我的現場,安置他們并使其工作?中國臺灣人三十年前在中國率先采用這種模式時,依靠的是幾代人共同開發的共同語言和文化智慧。現在許多公司正在印度開發站點,但這需要時間。
供應商基礎設施
當公司**次進入中國時,許多電子組裝商得到了物流專家的支持,他們從東亞和**各地進口了零件,并將它們組裝成“套件”,然后運到經濟特區的工廠進行組裝。例如,工廠可能將套件組裝到電視機或游戲機中,然后運回。那時,香港作為物流**發揮了**作用。出于中國政府的大智慧,他們為公司提供了激勵措施,以使其供應鏈本地化。這意味著免費的土地和稅收激勵措施,以使您的供應商在您自己或附近的物流園區內建立。隨著越來越多的供應商基地從日本,臺灣,韓國,美國和其他地區轉移到本地,工廠享受到了更**的原材料和組件交付,如有必要,**幾次。該模型實際上是由豐田等日本公司發明的,但中國人將其擴展到多個領域。
如果您搬到新地區,您將面臨重新建立這樣的供應商基礎設施的問題。盡管可以導入組件,但這通常意味著延遲和發生錯誤的風險,可能會導致生產中斷。如果您仔細閱讀和碩的工作,*先將非Apple生產移至非蘋果生產,那么他們可能會以此為基礎來開發基礎設施,然后再將*苛刻的客戶轉移給貧窮的工廠。
**的物流
如果您要制造出口產品,那么支持**物流的基礎設施至關重要。在集裝箱多式聯運成為在**范圍內運輸產品的主要方式之前的幾天,靠近海港是巨大的**。這就是為什么紐約港周圍的碼頭和街道上有那么多制造業的原因。隨著工廠向內陸轉移到新澤西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的集裝箱運輸當然改變了所有這一切。當中國在1990年代開放時,香港對港口基礎設施的早期投資已成為一項巨大資產。從1990-95年間,廣東省在中國總出口中所占的份額從18%增長到46%,其中90%的出口是通過集裝箱通過香港出口的,這使其成為管理供應鏈和物流的樞紐。在今天的珠江三角洲,有四個港口(鹽田,蛇口/赤灣,這可能就是為什么公司如巴淡島(Batam Island)進入印度尼西亞的原因,巴淡島就從**上*大,***的港口之一穿越新加坡海峽。它也是印度欽奈的景點之一-相對方便。幾年前,我拜訪了海得拉巴以南的一家大型制藥廠,工廠經理為讓卡車在通往港口的道路上行駛的困難感到沮喪(他通常使用欽奈)。*重要的是,印度港口效率相對較低,因此許多大型班輪公司更愿意將目的地為印度的集裝箱從鄰國斯里蘭卡的科倫坡(該國擁有****的港口)卸下,以轉運至印度。
軟基礎設施
與物理基礎架構一樣重要的是“軟基礎架構”。當貨物越過國際邊界時,國家通常會要求進行檢查,收取關稅或實施各種特定的規章制度。所有這些都會導致延誤和增加成本。購置工廠用地,許可流程以及許多其他問題,使一個國家容易或難以開展業務。與中國相比,中國各省市相互競爭以吸引新工廠,而印度等國家仍然擁有一條路。
施威
我是哈佛商學院的教授。我與加里·皮薩諾(Gary Pisano)合著了《生產繁榮:美國為何需要制造業復興》一書,并在《哈佛商業評論》,《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評論》和其他地方寫了許多有關制造業的文章。在加入哈佛大學之前,我在**范圍內從事了28年的工業設計,制造和銷售工作。